10月10日开始,名为“中国王朝至宝”的特别文物展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,展览展出了从夏朝至宋朝的168件珍贵文物,其中约60%为国家一级文物。本次展览旨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,展览为期2个月,至12月24日结束。
古老的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,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,尤其对包括日本在内亚洲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,不少日本人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。即便当前因日本政府实施所谓钓鱼岛“国有化”导致中日关系趋于紧张,仍有大量日本民众前去参观本次文物展。26日是周五,距离开展已有半个月,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件展品前都有3至5位参观者驻足观看,有老人也有年轻人。展厅外还设置了本次展览纪念品销售区,不少参观者在柜台前选购纪念品。
本次展览展出了从夏朝至宋朝的168件珍贵出土文物,其中约60%为国宝级的国家一级文物,包括四川金沙遗址出土的殷周时期的“金面具”、湖北荆州出土的战国时期的“漆羽人”、山东淄博出土的战国时代的“牲尊”,以及首次在日本展出的2001年出土于南京的阿育王塔。展览按照不同时期分为六章,每章将不同地域的文物进行对比。
“中国王朝至宝”的特别文物展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、东京国立博物馆、NHK、每日新闻社及朝日新闻社共同主办。为配合展览,NHK还制作了名为“中国文明之谜”的纪录片。